宠物趴蹄能治好吗?
一、造成动物蹄部畸形的几项因素
动物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四肢四肢或体重过大,容易造成动物蹄部畸形,如蹄子变形或关节错位变形等。关节错位变形,又叫“鸭脚”。主要因动物蹄部长期束缚,如笼养等,致使关节活动受限或长期难以运动,而影响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的肌肉生长发育,X光侧位片显示关节松弛,关节囊周围有骨痴形成。轻型者可用药物按摩等保守治疗,重型者在上述治疗之外应加强锻炼,以求关节活动功能的康复。动物踝部畸形,主要有“猪脚”和“羊脚”,引起的原因主要因为没有适时地补充钙质,或者是受惊吓、运输途中脚失温,而使骨骼中的钙质析出,以致骨骼变形。“猪脚”型动物的四只脚象猪蹄,脚掌较大,蹄壳较厚。“羊脚”型动物的脚掌瘦而易折断,蹄壳较长,呈扁形。
二、引起动物两腿长度不一的原因及防治
幼年期病畜由于营养不良,或受惊吓,引起脊柱发育不良,而致两腿长短不一。采用内服药物(如钙剂、促骨骼药物等)、针灸按摩、局部晒阳光及运动会好。成年病畜两腿长短不一定。如果幼年期正常,而在生长过程中,一侧脚突然浮肿,脚垫明显而另一侧正常,多为神经炎或骨折后遗症。前腿较长者,多为垂体瘤所致的半身不遂、脊髓变形(脊髓蛇形)等变形。脊柱变形(脊椎蛇形),则后肢“二退”较长。
三、如何诊治动物四肢无力或瘫痪
四肢无力瘫痪病因复杂,一般为先天不足,受惊受潮,营养不良或矿物质不足,病毒感染,寄生虫病等,用药应专业医师指导。一般瘫痪的动物宜在安静凉爽之处休养,保持环境安静,切忌骚动。先轻后重地按摩,使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恢复。配合针灸效果更好,还可注射维生素B、B维生素B12、神经节茄注射液。
当发现动物四肢无力或瘫痪时,要在静处让动物休养,并给以按摩,以助血流畅通。先轻后重,先内侧后外侧。如出现神经症状时,可在颈部或股部神经段局部注射维生素B12。每日2次,每次1毫升。对抽搐和四肢抽搐者,可针刺承山穴,或注射镇痉灵0.25毫升/千克体重。当瘫痪的四肢能活动时应增加动物运动,但应避免肌肉负伤。10天左右应带动物到医院复诊,了解瘫痪动物四肢活动及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