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的危害有哪些?
最近,江西多位游客去云南旅游回来身上长满“痘痘”,网上爆料引关注。当地回应,初步判断是蜱虫叮咬所致,患者已治疗出院。 每年4月至10月都是蜱虫高发期,要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被咬伤后如何正确处理?专家给出了答案↓ 首先,要预防被蜱虫咬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森林、草原、山地等)里躺卧。在户外游玩时,最好穿上长裤和袜子上山,尽量减少皮肤裸露的部位;
如果必须从草丛或树林穿过去,也要尽量走“Z”字型路线,这样能最大程度避免蜱虫附着在身上。 为防止蜱虫叮咬,还可以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涂抹于身体暴露的皮肤上。需要注意的是,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使用任何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目前,我国已经批准避蚊胺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牙膏、香皂等日用品中,对蚊虫、蜱虫、螨类等都有不错的驱避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驱虫剂还是驱蚊剂,都只是减少叮咬概率,不能彻底预防被咬。保持皮肤清洁,少留长指甲也能减少被蜱虫叮咬的几率。 一旦被蜱虫叮咬,切勿强行拔除!因为蜱虫体内毒素较多,硬拔除可能引起毒素扩散全身。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用消毒剂(如碘伏、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防止继发感染。若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