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扎疫苗扎在哪?
狗注射疫苗,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类药物,分别是注射用灭活疫苗、注射用免疫蛋白以及口服疫苗(包括防腹泻剂);其中,注射用灭活疫菌和免疫蛋白都是在接种针剂时注入到狗狗的体内,而口服疫苗是稀释后让它们服用下去,那么,注射疫苗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呢? 各类型疫苗的原理区别
1. 注射用灭活疫苗 注射用灭活疫苗是在动物体内通过微生物的培养进行繁殖,然后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它失去致病性,但仍然可以保持抗原性,这种疫苗被称为灭活疫苗。 当狗狗注射了灭活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外来物质并产生反应,继而释放出抗体。此时,若病毒或细菌再次入侵,抗体就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消灭。
2. 注射用免疫蛋白 所谓“注射用免疫蛋白”实际上是指从抗体分子中分离出来的能够发挥免疫效应的单体S蛋白片段,可以通过注射进入体内来激活宠物自身的免疫功能。当宠物体内有病毒或细菌时,免疫细胞会被诱导发起攻击,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3. 口服疫苗 这类疫苗主要是将病毒的核酸片段导入到载体细胞内,利用细胞进行增殖后分泌到肠腔内,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病毒基因会释放出来并通过血脑屏障,刺激脑部相关神经引起免疫应答反应。当然,此类疫苗只能诱发动物体内的部分免疫机制,无法实现完整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疫苗,在疫苗接种后数天内,免疫犬的血清中可能检测不到相应的抗体,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产生免疫记忆或是未产生免疫效果,因此不能贸然进行抗体检查或是忽视抗体的生成。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7天左右,免疫犬的血清抗体水平逐渐升始升高,约10天后达到高峰。
除了考虑疫苗的种类以外,家长们还要留意狗狗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因为这都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对于幼龄犬来说,由于体内母源抗体的存在,可能会对疫苗产生干扰,导致免疫失败,因而需要注意区分。 而一些疾病状态下的犬是不能接种疫苗的,例如重度贫血、营养不良、严重感染、癫痫等,这些狗狗的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很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