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像主人?
关于狗狗“认主”行为,在动物行为学里属于“依恋行为”(attachment behaviour)范畴,是狗狗与特定个体(通常是它的主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对于狗狗的生存和群体间合作非常重要。 在《伴侣动物心理学》中,将这种认知和行为归因于犬对主人的“识别”能力——能够分辨陌生人和熟人并以此作为是否接近和服从的依据。
实际上,狗对主人身份的认可远没有这么复杂:它们只需要大概20次与某人相处就能记住这个人了;而经过大约50次互动后,就能够将该人认定为自己的“主人”并且对该人的喜好和习惯做出相应反应了。 当主人回家时,狗狗会兴奋地扑向自己的“主人”,对他摇尾巴、舔嘴唇、唧唧喳喳,好像看到久别的亲人一样。而当陌生人想要接近它时,它会皱起鼻子,不停地转身,发出警告的嘶吼。 研究还发现,相比人类其他的身体特征,犬的嗅觉器官(鼻粘膜)的大小与识别主人方面的相关度最高。换句话说,可能气味才是狗狗认定主人身份的最重要依据。
除了“闻”之外,狗狗能否认出自己的“主人”还取决于另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特别是当主人以命令的方式叫出自己的名字,会对狗狗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强化它们的“主人”概念。 与人类的童年时期不同,狗狗的幼崽不会在与母亲和其他动物的打闹玩耍中逐渐学会识别不同的个体。一旦它们被标记为“自己人”,就会被赋予“主权”,可以进入“领地”。
在《伴侣动物心理学》一书中,作者提出“家庭权利等级制度”的概念来解释这种“权限”如何得以维持:“如果一只小狗刚进一个之家,它将不得不接受这个家族已有的权力等级。如果它可以成功获得地位较高者的‘认可’,或者找到一两个‘靠山’,那么它就安全了....它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喜爱,但首先必需得到一个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