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鸟不叫什么伴?
画眉不唱,闷着毛。 这个“唱”字,我们这里读第三声(去声),表示鸟类在发情期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发出声音。 画眉的鸣叫是在繁殖季节进行的。春季开始,雄鸟向雌鸟不停地歌唱,以抒情悦容,求偶交欢。这时它鼓胀双翅,伸长脖子,全身羽毛竖起,头抬得高高的,望着树顶,一声接一声地放歌。歌声圆润,旋律多变而流畅,而且能高亢激昂,又能低回婉转;如果雌鸟被它的歌声打动,就会飞下来与之交配。 但这种美妙的歌声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的。一般是在晴朗温暖、草木勃发的春天,或在林木葱郁、清幽宜人的夏天午后,我们才能在林间空地上和树丛中听到画家们那悦耳动听的歌声。在严冬,或天气干燥寒冷的季节里,它们是不鸣不叫的,处于“蛰伏”状态,就像人们进入了梦乡一样。 一旦到了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它们就停止了歌唱,全身羽毛蓬松,蜷缩成一团,似乎在沉思过去,又似乎在谋划未来——当然,这时它们的食物已经比较充裕了,所以不必再拼命歌唱来吸引异性、寻求交配了。
总之,这是动物界中典型的雄鸟求爱方式之一,和我们人类完全相同:就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表达爱慕之情,求得心心相印。 那么,为什么把“唱”字念作第四声(去声)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这里,这个去声字还可以表示另一种意思——“唱歌”。
比如,我们说某个人“会唱两首歌曲”,其中这“唱”字就是第四声。 同样,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孩子们学跳葛里莫舞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句子: “跳完,做了一会功夫,先生就开始讲课了。”“上课,老师先问我们懂不懂,学生们一齐答道‘懂’!……” 这里,“讲”“课”“懂”三个字都是去声字,表示的是说话或写文章的内容,而“唱“”舞“做”则是阳平字,表示的是动作和行为。 所以,当我们在叙述别人的行为或反映别人的意见时,特别是那些需要带感情色彩的词,就要用去声字;反之,在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则使用阳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