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狂犬病的猫是什么症状?
狂犬病毒的病状有两种,一种症状较轻的,叫做亚临床型狂犬病,潜伏期长的可达数月,最短的要几天,大多数发生在2-8周,临床症状很少出现,病程也逐渐延长,这种临床型狂犬病症状轻微,病程短暂,很少死亡。另外一种狂犬病症状比较明显,发病迅速,全身症状明显,体征出现慢,死亡率高,这种为典型狂犬病。一旦感染的狂犬病发病最快3天内就会发生全身症状,表现出恶心,发热,头疼,浑身无力等典型的症状。患者害怕光,听到水声,见到生人,听到声音,闻到烟味,吃过食物等,都可引起发病。病症逐渐恶化,发病几天后,病人进入兴奋状态,症状明显,会出现狂燥不安,乱撞,撕破衣服,满嘴白色黏沫状,又咬又吼,面色苍白,发热烦躁,神志不正常,有的完全麻醉,瘫痪,瞳孔缩得很小如豆,最后患者因喉头痉挛而窒息死亡。
狂犬病的患者,多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第1-2天带狂犬病毒,传染性最强,继而出现麻痹,盲动,最后虚弱而死。有些病人仅表现为神经衰弱,麻痹,肺炎,肾炎等,医学上叫做狂犬病并发症。由于狂犬病的症状多样化,潜伏期的长短,以及病程经过都不一致,所以,在临床上认真加以识别。
狂犬病症确实繁多,临床表现各异,但就其发病过程看,大体上有一个逐步加重,然后缓解,恢复和痊愈的过程,故依据病情的轻重缓和缓慢的经过,大体上可以将狂犬病分为发作期,麻痹期和恢复时期。
一、发作期: 一般是急性过度兴奋状态,患犬呈现暴怒,恐水,怕响声,见到水,听见水流,听到人们的衣袖振动都易引起发病时的狂怒不安,兴奋不安而又无法进食,啼叫,咬物,惊恐,不安,躁动,扑咬,将牙咬伤粘膜,衣袖,泥土,绳索,拖动家具,撕咬被褥,狂躁不安,夜里哭闹,发怒,舔咬手足,在发作中,患犬表现为躁动不安,少食,渴水上窜,如追咬,攀咬,舔食,喜水,咽肌痉挛,出现“怕水,痉挛,吞咽困难”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是逐渐加重,在2-4天其最强,之后逐渐减轻,经过1-2周时间,临床发作症状基本消失。
二、麻痹期: 这一时期临床症状较轻,在发作后15-90天出现,除少数病例以外,绝大部分见于15-30天。主要表现为躯体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腱反射亢进,疼痛,弓背,腰曲,踢腿,颈项强直,四肢麻痹麻痹,瞳孔散大,舌伸口腔,流涎增多,主要见于唾液腺,也有的可表现为吞咽,舌,面部,肩和背部的疼痛,抽搐和麻痹。该期持续5-8天。
三、恢复时期: 在麻痹之后,持续约1周至1个月发展为完全恢复,除最初的兴奋和不适外,临床基本健康,除了因牙齿不全或损伤所引起的咬合功能障碍外,食欲正常,精神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