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狂犬病的几率?
狂犬病的几率是很多的人想要了解的,因为狂犬病毒在我们的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也不是一定会被狂犬病毒感染的,预防狂犬病的知识是我们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得狂犬病的几率有多大?
狂犬病的几率
在理论上狂犬病毒在潜伏期可以潜伏在很多器官,但是最常见的是在尿液里才能检测到,而在粪便里较少,在体液里更高,当然在脑膜里也最多,在唾液里是有的,但是量很少。所以关键在你是否会遭到病毒入侵。
按照理论狂犬病毒的感染有几个途径:第一是体液,包括唾液,汗水,尿液等。这里主要还是唾液,但是汗液的传染几率很小。第二是破损的皮肤,这里包括皮肤受到损伤时,还有蚊虫叮咬时的皮肤破损。这里就是指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的时候,病毒才能进入。
因为狂犬病毒在自然环境下会很快死亡,所以如果你不和大量的狂犬病的病人身体接触,感染的几率是很小的。狂犬病毒的体外抵抗力很弱,被狂犬咬过的东西,含有狂犬病毒,如果超过24小时,就不要紧了。
一般得狂犬病的几率有多
一般得狂犬病的几率很小的,不要过于担心。建议还是注射狂犬疫苗,因为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所以还是警惕为好。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病兽的咬损伤口腔黏膜或皮肤而感染。被狂犬病核酸污染的衣服、毛巾、器具、玩具等,可以通过伤口或皮肤破口而感染。但无论是何种途径感染,均可通过体内生成抗体而引起发病。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脑组织中和唾液中。但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易感动物发病后可可见轻度发热,食欲减退,眩晕,不安,懒怠,嗜睡,口内出现气味,舌尖潮红,全身剌痒,呕吐,腹痛,有时腹泻,尿呈红色,排便失禁,呼吸困难,呈怪叫,流涎增多,逐渐瘫痪而死亡。被狂犬咬伤而急性感染狂犬病的,则在受伤24小时内发病。
狂犬病毒能通过体液和呼吸传播,患狂犬病动物咬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其次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也可进入患者体内。
预防狂犬病的措施
1、管理好病犬,犬主人要做好狂犬病防疫工作,不带犬上山,不带犬进出公共场所,带病犬切勿接触人。
2、清理伤口,狂犬病除患犬咬人时传染外,也可因犬的粪便、食道、胃肠道、喉头发炎、肺炎、结核病、子宫颈等传染给人。应及时对伤(病)口消毒处理,切忌使用单一的消毒液或肥皂水。
3、正确处理伤口,被病犬咬伤后,伤口污染严重、头颅皮肤严重破损或有感染迹象者,需立即冲洗并就医进行伤口清理、局部消毒和用药。冲洗后,局部可用纱布、绷带作简单包扎,以避免揉搓和挤压伤口。
4、若患者正处于狂犬病免疫接种期,且注射疫苗后不久,此次外伤较重,可依据《狂犬病现场急救处理原则》,无需加强免疫;对已有潜伏期或已经进入免疫期,但伤口污染严重或伤口有感染迹象者,应加注注射1针狂犬病疫苗。
5、对轻度抓伤或咬伤,伤口局部无感染迹象,且患者处于狂犬病疫苗接种期间者,无需加强免疫;对严重咬伤且伤口局部污染严重或已有感染迹象者,应加注注射2~3针病毒疫苗。
6、对狂犬病人的处理,应单独隔离,防止与其他病人接触。隔离期应从发病日开始,至狂犬病终结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