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球发红怎么回事?
眼球结膜(白眼球)出血,俗称“红眼病”,可分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急性出血多由炎症引起,可单眼或双眼发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多在1-3周恢复。 若为反复出现的结膜下出血,则称为慢性出血。多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可能为血液疾病、高血压或其他疾病所致。但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结膜下出血,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即结膜滤泡、乳头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导致结膜瘢痕形成,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受到影响。
对于突然发生的结膜下出血,只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防止再次损伤,一般数周内均可自行吸收消散,遗留色素沉着。 但若是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则可造成比较复杂的病理过程与形态变化。对结膜下出血应积极预防、及时治疗。首先要查找病因,对因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应用止血剂、抗生素及激素等药物治疗。
还可辅以激光光凝止血法以及超声波雾化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消除隐患后定期复查。 对已形成的结膜瘢痕,可用激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