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鱼的种类?
看嘴型 大部分鱼类都有两个鱼嘴,一个是用来吞咽的,另一个是用于呼吸(出气)的;有些鱼只有一个是用来呼吸的空气泡,这种比较容易判断,比如我们常见的鲤鱼、草鱼;而有的鱼有两个用于呼吸的气泡,但只有第一个能伸缩,第二个是不动的。 通过观察这两个气泡的形状,以及一吐一吸的过程来识别这是哪类鱼。
当然,有些鱼嘴部结构比较独特,不好用这种方法识别,就需要结合其他特征了。 看体型 根据鱼的体型大小识别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不过这里说的“大小”和实际的大小可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看见的鱼都远小于它们实际的体长。 例如,我们经常在河中看到身体狭长的鱼类,其实它们的实际体积可能非常大,比如鳗鱼;还有一些鱼身体短粗,如塘鲺等,实际上体积并不大。所以不能按照肉眼直观看到的大小来判定鱼儿的类型。
另外,一些鱼类由于长期生活在水里,身体下部会附着许多粘液,这样看上去就会非常长了。这些粘液是非常好的润滑剂,可以让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当它们进入陆地上时,因为体内外部的压力差,粘液便会从体表渗出来,使得皮肤变得光滑而有弹性,方便脱皮长大。所以在野外遇到鱼的时候不要惊奇于它那长长的身体,毕竟这只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形态变化而已。
对于刚出生的小鱼,由于身体柔软且无鳞,更容易辨别。此时若用手轻轻触摸,即便不是同一个品种,也可以根据肌肉组织的不同来识别。 看颜色 有些鱼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上的色素细胞会不断分化,形成各种颜色的鱼,而我们常看见的黑鱼、鲤鱼便是其中两种。
通常来说,有色素的鱼,它的身体上会有着跟鲜艳的颜色,而身体无色的鱼往往是属于素色类的鱼类。 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即有色素的鱼儿身上并不一定都有颜色,而是有一些有颜色的部分,而无色的部位往往是有颜色的。
通过观察鱼儿的身上的颜色是否均匀分布,也是一个简单的方法。 最后说一点技巧性的小知识,对于一些比较难区分的鱼类,可以仔细观察它们背部颜色,一般来说背部的颜色越深,则表明这个品种的适应性越强,也就是在自然界中分布得越广,相对也比较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