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狗粮哪个好?
首先,我并不认为“贵族”这个词在描述食物的时候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把“贵族”用来形容饮食,在我看来是十分可疑的。 “贵族"一词来自古代欧洲的封建制度,指的是拥有领主权和统治权的资产阶级。中世纪晚期,贵族阶层渐渐开始与商业和金融资本相结合,成了新贵族(nobility)。 而现代意义上的“贵族”,则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后才逐渐被定义的。尽管我们今天认为“贵族”是代表社会地位的正式头衔,但事实上,中世纪的贵族并不像今天一样拥有特权或地位。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法律权力和世俗权力罢了——这些权力和地位是通过继承或者政治手段获得的。
当然,到了现代,绝大多数国家都废除了封建制度和世袭制,但“贵族”这个词却被保留了下来。人们经常用“贵族”或“贵族化”来描述那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群体,比如娱乐圈、体育界和政治家们。因此我们看到,当一群明星运动员一起参加发布会时,新闻标题里通常会出现“贵族”一词;同样地,当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时,如果有些议员没有穿正装,而是穿了比较休闲的衣服,我们也会觉得这很“不体面”——虽然从法律上来讲,所有人都平等地享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所以回到问题上来:什么样的食物才能被称为“贵族餐”呢?答案是:只有那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才会吃的食物才是“贵族餐”。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真正拥有贵族血统的人,也就是中世纪以来的王室成员们,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反而吃得比普通人还要差! 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患重病后只吃水果和蔬菜,而且拒绝进食鱼肉或其他肉类。他的医生建议他吃鸡肉,却遭到国王的严厉斥责: “我不吃垃圾!我要死就要死在餐桌旁,而不是在肮脏的垃圾堆里。” 在那个年代,英国王室的食物是相当糟糕的。1901年,当伊丽莎白公主(后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玛丽公主(未来的王妃)来到加拿大访问并下榻于埃布尔顿宫时,她们吃的早餐令当地人大为吃惊: 两位公主的餐桌上只摆着两条香肠、几片熏鱼、面包、果酱和咖啡……而在当时,这样的早餐可以说是相当简陋的。
那么,既然王公贵胄们在饮食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享受,我们又为什么总会看到诸如“贵族奶糕”“贵族牛排“等商品广告呢?其实,这些食品生产商利用的正是我们心理上的一个弱点: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好东西应该留给特殊群体。正如我们会对贫穷人家的孩子给予额外的帮助一样,我们也总是会主动或被动地给“贵族食物”留一份优待。于是,一些质量一般甚至根本不值那个价的东西,因为有了“贵族”的光环,就能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