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疙瘩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狗狗的正常生理现象--换牙。 幼犬通常在3~6月龄时,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恒牙开始长出;不同种类的狗狗,其换牙时间稍有区别,例如吉娃娃、博美等较早的狗狗在3月龄时就已开始了换牙,而大白熊、阿拉斯加等则需要到6月龄甚至更晚才能完成换牙。 一般来讲,我们不必过于关注狗狗的换牙过程。但如果是成犬或是老年犬因口腔疾病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的异常情况就需要注意。
当发现狗狗出现牙龈肿胀、流口水、拒绝进食或者食量突然大增但不久就又吐了出来,并且伴随着精神不好、没有力气等情况时需要尽快带到医院检查。 通常医生会仔细检查狗狗的口腔和牙齿状况并进一步判断可能的原因。对于炎症引起的需要及时消炎;若为牙结石引起需洁牙;若是牙根发炎则需拔除牙根,否则可能会导致全身感染。 对于已经掉下来的牙齿要及时清理,并督促狗狗勤漱口,避免细菌滋生导致口臭等。
一、皮肤病
这个最常见,最常见的就是跳蚤虱子,寄生虫病,这个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狗都曾经患过的,不是一次,是多次,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发现狗身上有疙瘩,且狗抓挠严重,甚至流黄水,掉毛这些症状,那么百分之九十是皮肤病,去医院打针消炎,然后用宠物专用的药物做外用药,如百消邦等,很快就能搞定,前提是挑对药。
除了寄生虫皮肤感染,常见的皮肤类疾病还有:钩端螺旋体病、疥螨、蠕形螨、真菌、犬莫氏绦虫、犬小孢子菌、犬汗腺肢病,丘疹,湿疹,荨麻疹,毛囊虫,脓皮症,盘状红狼疮,传染性鱗屑,耳癣、鱼鳞癣、蚊虫叮咬、过敏等等。
二、肿瘤或脓肿
这个是比较危险和头痛的疙瘩,肿瘤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的,在长疙瘩的过程中小心观察其生长速度和形状,如果是在1周内生长速度很快,那危险性很大,如果生长缓慢,那么可能是皮下淤血或良性肿瘤,当然这些只是观察出来的结论,最好去医院拍摄X光和做血液生化检查,确认病因后进行下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