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期间能出去溜吗?
如果打了疫苗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出去玩了,那真的就太天真了! 首先来分析一下疫苗的作用机理:目前我国的新冠疫苗分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其中,灭活疫苗起到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起到预防感染作用;而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向人体注入具有抗原性的载体制成疫苗,最终也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虽然三种疫苗的研发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但毕竟都是实验性产品,在疫苗作用机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即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细胞分泌抗体,这些抗体再结合病毒表面特殊的受体,从而阻止病毒的入侵,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抑制病毒入侵细胞的进程,而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一旦被感染,新冠病毒依然会在体内复制,病毒本身及其抗原性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既然如此,先前感染的毒株会不会产生抗药性?已经注射的疫苗是不是无效了? 其实不会,在临床试验阶段,就已经对这两种假设进行了验证。以科兴中维的新冠灭活疫苗为例,其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分别对接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变化情况,以及中和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接种疫苗后,随着抵抗力的增加,抗体的滴度也会逐渐增强,表明疫苗接种能够持续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系统,同时也没有发现疫苗产生抗药性的证据[1-3]。
而且,从已披露的大量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021年2月,以色列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疫苗的有效率约为64%。然而,接受检测的500多万人口中,有170万人感染了新冠,这表明完成接种的人感染率远低于未接种者[4]。同样在二月,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疫苗接种后,接种者出现感染的几率比没有接种的要低8倍。不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尽管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确诊感染,但却不能100%防止有症状感染或轻微感染[5]。 三月开始,英国卫生部门也发布了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新冠感染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迅速下降,而在完全消除病毒前,这种下降趋势也不会逆转[6]。
除了上述研究结果外,我国国内多地开展的新冠疫情追踪溯源结果显示,目前的变异病毒株仍然属于“原始株”,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异,这也进一步说明疫苗接种依然有效。大家在打完疫苗后,依然要做好日常防护措施,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