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缺维生素d吃什么?
维他命D(Vitamin D,又称维生素丁)是类固醇衍生物中的脂溶性激素物质。1923年发现它具有维生素的性质而得名。在自然界中仅有动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所以它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或抗佝偻病因子。目前已分离得到7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维生素D[1],分别为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维生素D3的前体)、维生素D3 以及它们各自的代谢活性产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D制剂有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维生素AD胶丸等,而维生素D2则很少用于临床。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在肠道内吸收钙和磷,并使之沉积于骨骼中;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矿化作用;还可维持正常的血钙和血磷水平,防止低钙血症的发生。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患佝偻病等。因此,维生素D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必需营养素之一。
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外源性途径:阳光照射皮肤,将皮下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二是内源性途径:小肠粘膜细胞和肝细胞将摄入的食物中的胆固醇或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
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与甲状旁腺激素密切相关。维生素D在体内经肝脏及肾脏转化为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后发挥作用。其中1,25二羟维生素D3与核受体VDR结合调节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其效应。另外维生素D3还有非经典的分泌活性,能分泌入血流,并能够进入脑脊液和乳汁。 维生素D缺乏导致儿童罹患肥胖症、高血压和其他心脏问题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还会增加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这一结果令人们大吃一惊。研究者表示,虽然上述关联可能只是巧合,但维生素D的缺乏确实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状况。
美国耶鲁大学的专家们对2604名儿童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维生素D严重缺乏的儿童日后患上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问题的概率为常人的两倍多。不仅如此,这些孩子成年后也更容易患上糖尿病。研究参与者年龄在8至11岁之间时接受了有关饮食和运动的指导。他们每两年接受一次体检,医生还会为他们测量血压以评估未来罹患高血压的概率。
为了进一步验证相关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又挑选了614名为期更长的追踪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与儿童超重和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维生素D的水平越低,儿童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维生素D是否是导致儿童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但在现有证据的支持下,该结论依然令人感到惊讶。这项研究成果现已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