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运动失调怎么治?
先判断原因,然后针对性处理 运动性共济失调(AKC)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宠物肢体运动不协调,通常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困难、运动迟缓等等。这种病在小狗中比较多见,老年犬也会出现,但是比较罕见。 引起AKC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脑血管疾病、脑炎、脑外伤、中毒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宠物出现AKC都是因为感染病毒而导致的。目前发现的能够导致AKC的病毒就有60多种,其中细小病毒就比较常见。 所以当你的爱宠出现了AKC的表现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是不是由于传染病所致。这时检查病原学检测就可以帮助诊断。 如果确定了病因,那么治疗就很简单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即可。 如果诊断结果让主人很意外,发现是病毒导致的AKC,那么暂时不要过分惊慌。因为大多数病毒的症状都是自限的,也就是在病毒体内复制到一定阶段后,病毒繁殖能力会下降直到停止,此时疾病就会逐渐好转。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工作,让病情早日恢复。
1.补充消耗的营养 在病犬呕吐不能进食的情况下,可以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当病犬能少量进食,但胃肠道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之前,饮食中应增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物料,如蛋黄、豆腐、肉类等,供其调养肠胃,补充大量消耗的能量。
2.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对患犬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消除继发感染的因素。
3.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当患犬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开始增加时,可以在食物中添加益生菌制剂,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当患犬基本痊愈时,应该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的耐受力,预防复发。 对于有遗传倾向的犬种,应该严格控制繁殖和杂交,避免近亲繁育;提高幼犬的质量,做好幼犬的早期社会性培养,都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