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生活在哪里?
斗蟋蟀(蛐蛐),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是生活在田野中的昆虫,常栖息于田野间的草丛或灌木丛中。 成虫的蟋蟀,一般身上有黄褐色和黑色的斑纹,头部可以伸缩;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并且有触角和足部;翅膀两对,分别有两个前翅和后翅,但是一般不飞;公的蟋蟀有尖利的口器用来交配,母蟋蟀没有;
雄性蟋蟀听到雌性蟋蟀的叫声就会去寻找配偶,在寻找的途中会发出“唧唧”的鸣叫,找到后它们会用颚片咬住对方,开始交配。
1.卵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将卵产在泥土里,一般每个雌虫可产下几十粒到几百粒卵,但最多的可达到上千粒。 刚产的卵为白色,经过2~3天后就发育成为幼虫。当幼虫成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从土里钻出来,此时它们以幼虫的形状在地上生活了5天左右,又变成蛹形态,并在泥土里化蛹。
2.幼虫 在泥土里的幼虫以植物的根须和有机物质为食,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它会迅速地把身体卷起来并释放出防御性的化学物质,使敌害远离它。如果条件适宜,它经过6次蜕皮后就成长为成虫,每次蜕皮时间约90分钟。
3.羽化 当虫体长到成虫程度时,它会在泥土表面2cm左右的地方羽化成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