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病发作怎么办?
需要明确的是,“球虫”是寄生虫的称呼;而“球虫病”则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的一种疾病。 球虫可以感染人、哺乳类、鸟类和爬行动物,也能感染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和动物共患病原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但不是每一种寄生虫都会致病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带虫的动物都有临床表现,而只有少数虫体才能引起动物的发病过程。能够致病的原因是,寄生虫在体内迁移过程中,遇到了抵抗力弱的部位,然后诱发炎症反应,此时,宿主才会出现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1、营养因素 寄生虫的代谢产物以及肠道内有害菌会产生毒素,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营养物质吸收减少,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态;而有些寄生虫以营养物质为食,当营养物质被寄生虫摄入后,就会减少消化道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吸收不足,就会出现营养缺乏的症状。营养素的缺乏和过剩都会影响健康,如果不足或者不平衡,就会导致疾病发生。因此保证营养的均衡和消化吸收至关重要。
2、免疫反应 不适当的免疫激活会破坏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使有害菌大量繁殖,释放有毒物质,导致肠胃道粘膜损伤,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出现营养不良。异常的免疫反应还会杀死正常菌群,破坏肠道的屏障功能,使胃肠道遭受病原菌的入侵,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免疫调节在维持健康状态下是非常重要的。
3、有害菌 正常情况下,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是一样,数量是平衡的,这些细菌之间相互制约,使得菌群保持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抗生素的不适当使用,肠道菌群就会失去平衡,有害菌的数量就会增多,进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造成人体中毒。这时,会出现营养不良或胃肠道疾病。所以,维护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