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细小和肠胃炎?
一、病因不同 1.胃肠炎:胃肠炎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理化因素(包括饮食、药物)、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中,急性胃肠炎是由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直接侵袭所致;而慢性胃肠炎则多为急性胃肠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也可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反复发作。
2.细小病毒病: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犬,潜伏期1~3天,发病高峰期在初春和秋末。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便血、呕吐、脱水和酸中毒等。本病多发于未免疫的犬,且以幼犬多见,常呈地方性流行。
二、症状不同 1.胃肠炎:病犬表现厌食、绝食,个别犬有贪食现象但吃完后又吐出来,粪便颜色从黄色到灰褐色不等,含有粘液、血液(血便)。个别狗体温可能会升高到40℃以上。
2.细小病毒病:患犬突然发病,食欲下降至废绝,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0℃左右,出现呕吐、腹泻,粪便呈白色、灰白色或者黄绿色,有腥臭味。严重脱水会发生虚喘甚至咳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四肢无力,步态不稳。
三、诊断方法不同 由于胃肠炎和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相似之处,因此需要仔细鉴别。通过观察和分析病史等资料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后,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方能最终确诊。 对于胃肠炎而言,通常只需做化验检查排除某些特殊原因引起的腹泻即可确诊。而对细小的诊断则需要检测粪便中的病毒以及抗体水平。若发现粪便中有大量寄生虫,应同时做虫体鉴定。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病情。
四、治疗方法不同 对于胃肠炎,一般给予止血、补液、抗菌消炎、促进消化等综合治疗措施后可逐渐康复;而对于细小病毒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狗狗则有生命危险。 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抑制腺体分泌、补充营养和水分。需要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生素,补充能量,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细菌感染、制止肠道蠕动、保护肠黏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