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8联疫苗预防什么?
Pfizer的新冠疫苗共需要接种3针,分别是在第0、1和6个月注射,每针间隔3个月以上。 接种完第1针后,2周后接种第2针,之后6个月后打第一针。三针均为同一厂商的疫苗(这里没有提到复必泰,因为国内还没开始这个疫苗的接种)。 完成疫苗接种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率:
* 预防新冠感染: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疫苗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有效率达到95%以上;
* 预防重症新冠肺炎:疫苗对重度新冠肺炎的预防有效率达到100%!对于轻度新冠肺炎患者也有70%左右的预防效果;
* 预防新冠死亡:疫苗对死亡的风险降低超过90%!
* 预防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有证据表明,接种两剂或三剂疫苗后可以大大降低发生“Long COVID”的风险。 对于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比如流感、疱疹等,也是具有预防效果的。
不过需要注意,无论疫苗的效果多么好,始终会有一定比例的人出现接种后被感染的情况。但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的感染通常并不严重,不会出现危重症情况。 在不能完全消除风险的情况下,权衡利弊选择疫苗还是值得的。
2015年2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由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全液体婴幼儿六联疫苗潘太欣、保护更全面的成人用乙肝疫苗博路定正式纳入其采购目录,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进行采购,提供急需的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卫生组织现有190个成员国,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人群、中国内地人群在海外工作旅行时,或将有机会打上进口六联疫苗和进口乙肝疫苗。
在内地,2014年6月17日,辉瑞历时18年投入5000余名科学家的8联疫苗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目前中国内地可供使用的进口疫苗有20多种。
潘太欣是一种应用微胶珠剂技术,将吸附百白破和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与含单价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组合,在生产工艺上解决了两种疫苗合并后的稳定性和效价的难题,是国际公认的工艺复杂的疫苗,于1997年率先在瑞典批准上市。截至2012年12月,潘太欣已在63个国家获批,134个国家使用过,在10多年接种实践中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耐受性。潘太欣是一种全液体制剂,能避免注射时二次溶解所产生的沉淀现象,易于应用户掌握。
与分散接种同成分的单苗或不同组合的多联苗相比,使用潘太欣可减少儿童3次接种和3次疼痛,减少家长3次跑医院、3次请假等,为每名儿童及其家庭可分别节省30多次就医诊治和22.5小时的工作时间,家长陪护时间亦可节省40.5小时(如果按接种7针计算)。
有专家表示,六联疫苗既节省人力物力,也减少疫苗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总发生次数。以我国年均出生率约1600万计算,与分散接种单苗相比,在全国适用六联疫苗,每年可少注射3200万针次,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0%计算,直接减少3.2万次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