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感染螨虫用什么药好?
首先,要告知题主,猫感染螨虫非常普遍! 而且不同类型的螨虫感染,用药也是有区别! 下面来具体讲讲: 一、耳螨(耳朵里面) 引发耳螨的寄生虫叫做耳痒螨,属于寄生虫中的螨虫类。 主要寄生在耳道,以耳道里的耳垢为食,同时感染耳道。导致耳道不舒服,猫自己抓破耳道皮肤,引起细菌感染发炎。 感染症状: 剧烈的瘙痒感,使猫不停地抓挠耳朵,用头猛烈地摩擦,或用后爪搔扒耳朵。
严重的可出现疼痛反应,拒绝进食,体重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迟钝。 检查方法: 用专用器械摘除耳道深处的耳屎,观察是否有寄生虫成虫或幼虫,并观察耳道的皮肤有无炎症反应和脱毛现象。 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即可诊断为耳螨感染。 二、疥螨(身上螨虫) 这个很好分辨,如果看见猫身上有结痂、皮屑,并且有掉毛现象,那么基本就可以判断是疥螨感染了。 这种螨虫比较容易处理,治疗周期也比较短,一般1-2周就可以了。 可以使用杀螨洗剂给猫咪洗澡,然后使用抗螨药物外涂,或者注射抗生素治疗。 注意:由于这种螨虫喜欢叮咬皮肤较薄的部位,因此面部(特别是眼睑)、颈部、四肢等部位需特别注意。 三、蠕形螨(毛发里螨虫) 引发蠕形螨的寄生虫叫做蠕形螨属,可分为游离螨和无翼螨两种,主要附着在毛发根部的皮脂腺上。 以皮脂腺为食物来源,不断吞噬、分解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造成油脂分泌紊乱甚至枯竭。 使得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引起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
除了引起局部皮肤病变(脱毛、皮炎)之外,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感染症状: 主要表现为眼睛分泌物增多,眼泪汪汪,频繁眨眼;鼻孔处有鼻涕流出;口腔内粘膜处有白色膜状物渗出;严重的出现腹泻,呕吐等等。 检查方法: 将手伸入头发中,轻轻揉搓发根,查看是否有黑色颗粒状物(虫体)脱落。 也可以剪取一块皮毛进行显微镜下观察。 当然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提取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分泌物,做直接镜检查。
四、粉尘螨(鼻腔螨虫) 主要寄生于鼻腔内,以粘膜上皮细胞为食。 会导致鼻道炎性改变,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呼吸不畅等症状。 对于粉尘螨过敏的猫咪,还可以引起过敏性哮喘,需要格外注意。 感染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有些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厌食、消瘦、异食癖(吞食异物、纸团、沙子甚至是自己尾巴的情况)。 严重情况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哮喘等情况。
当发现猫咪有流鼻涕、打喷嚏时,千万不要随意给它吃药或者打针,应该先检查有没有螨虫菌体,再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