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会害怕老鼠?
首先,要说明猫和老鼠的关系。 大部分家猫(Feline)的祖先其实都是野生的猎猫(Felis silvestris),而部分猎猫的祖先有一部分是沙漠猫(Felis margarita)。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中弱肉强食,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猎猫学会了捕猎,并且学会了躲避天敌。而老鼠可以说是猎猫最重要的天敌之一。因为老鼠多且会打洞、游泳、爬树……所以猫要抓住它们并不容易,于是猫与老鼠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威慑的平衡关系。 这种斗争可能是猫和老鼠唯一平等的时候——势均力敌,你不怕我我也不怕你!
其次说一下为什么你是猫我是鼠,你就那么肯定自己赢定了呢? 这是因为在大脑皮层中有专门管理恐惧的杏仁核,当看到可怕的事物时,它会调动相关脑区加工处理信息,从而让人们产生恐惧心理并作出逃避的行为。
然而,研究发现在所有哺乳动物中,猫对威胁的恐惧反应是最不敏感的,也就是说猫对很微弱威胁刺激的反应都是强烈回避的;相反,人对很强烈的威胁刺激往往没有明显的回避反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你怕老鼠我却不怕你的原因所在了~
在人们心中,猫是老鼠的克星,人们常说,“老鼠见了猫,两腿直发抖。”其实,猫见了鼠也害怕,猫见鼠而发抖的情形也是经常发生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猫鼠见面两腿发抖并不是谁怕谁,而是猫和老鼠的神经生理机能所决定的。因为猫鼠相见,互为敌对,两只弓着腰,伸着脑袋,尾巴僵直,两眼放绿光,随时准备一搏。这时候,身体的肌肉高度紧张,而这时又最容易发生肌肉震颤。
猫鼠的神经都是由神经末梢、神经、神经中枢等组成的,当肌肉紧张时肌细胞内带电离子分配发生改变,肌肉细胞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神经把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出,使肌肉收缩,因此肌肉紧张。而肌肉高度紧张时,膜电位很不稳定,容易出现自发性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立即产生动作电位,由神经传导引起肌肉收缩,肌腱受到牵拉,紧跟着本体感觉被激活,亦发出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由神经中枢传出使肌肉收缩,因而发生肌肉震颤,肌肉收缩时牵拉皮肤,使皮肤也发生震颤,故肢体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