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狗狗生病了怎么办?
现在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都缺乏对宠物的科学饲养知识以及基本的疾病知识,这就给爱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一旦宠物出现疾病时,主人们往往手足无措,四处求医问药、乱投医,这样不仅加重了宠物的病情,而且也延误了治疗时机,甚至可能使一些轻微的疾病演变成严重的恶疾或传染病而危及生命。因此,作为“毛孩子”的主人,学习一定的医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滴~ (一)人畜共患病的特点 人畜共患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在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染,并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同时能够引起人类的感染性疾病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1]。这些病原体可以在两个物种之间反复传递流行,并不断变异以适应新的宿主环境而产生耐药性,因而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及传染性。
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将人兽共患病分为接触型、吸入型和食物型三类。其中,接触型和人畜共患病最为常见。 接触型人畜共患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动物源性物质而发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疾病;吸入型的病原体存在于动物体内,主要随着空气中的尘埃、飞沫等污染物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包括炭疽、鼻疽病、结核病等;通过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生物或者未煮熟的肉食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称为食物型共患病,如霍乱、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等消化道疾病就是典型的此类病例[2-3]。 人类长期与动物密切接触生活,在饲养、屠宰、运输、加工、贩卖、食用动物的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动物体内的病原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目前很多病原体还不能有效的进行控制,所以极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从而形成人间疫情。
据估计,全球约有60%的人类传染病是由动物传播而来且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感染人兽共患病而失去生命[4]。我国现有70余种人兽共患病,约占全部动物疫病的1/3左右,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二)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首先当然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啦~虽然有些传染病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如果我们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几率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呢?下面小编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效预防手段吧!
1.避免直接与受感染的动物发生接触是防治该种类型传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和患有传染病的病畜近距离接触。对于散养的宠物狗而言,主人要教育好它们不要随便扑咬陌生人,以防传染给人;对于圈养的宠物狗则需要定期注射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要尽量避免带宠物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减少被污染的空气或水等外界因素传染的概率 外出回家时及时洗澡换衣,外出散步回家后最好用消毒液擦拭鞋子鞋底再进屋以免病毒细菌附着在家中物品上。另外要避免与病人同用一条毛巾等物品,以防被传染。
3.不吃病死或未经处理的肉类制品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购买禽肉产品时要选择正规超市和商场购买的,切勿贪图一时便宜而去街边小贩处购买来源不明的肉制品。还要注意烹制方法,一定要将肉类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切记不可生食水产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