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必须长期进行综合性治疗方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Ⅱ型糖尿病和Ⅰ型糖尿病两大类;我国则以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作为分类的依据,通常把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2]。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由于体内高葡萄糖血症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增殖,引发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同时,高糖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又会导致蛋白质代谢异常,诱发患者肥胖,加重糖脂代谢紊乱情况 [3]。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多数研究认为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遗传学因素的作用最为显著,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
一、先天性原因:某些基因突变使胰岛β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阻,导致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进而引起血糖升高。这些基因包括:胰岛素原转换酶基因(PC)、胰岛素原α-肽链激酶基因(P2A)、葡萄糖转运体基因家族等,如PC基因突变可导致Ⅱ型糖尿病[4,5];
二、后天性原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以及超重/肥胖均可破坏机体的代谢平衡,从而引发糖尿病。应激状态下的应激激素增多也可能成为触发糖尿病的原因。
临床症状 多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
诊断标准 ①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0 mmol/L;②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值≥11.1mmol/L;④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L;⑤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应分别定为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低血糖。 有上述第1条单独阳性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排除的假阳性结果有:
Ⅰ.妊娠期糖尿病;
Ⅱ.哺乳期的糖尿病;
Ⅲ.服用磺脲类药物后引起的暂时性血糖升高;
Ⅳ.嗜铬细胞瘤危象;
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Ⅵ.药物所致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和高剂量雌激素类药物)。 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①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维持理想体重;规律进餐,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采取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方式,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坚持锻炼,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减压;注意保暖预防感冒;②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教育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性和自身治疗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来并养成按时服药的好习惯,定期到医院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二、药物治疗(详见表1) 三、手术治疗(适用于糖尿病病程较长且存在肥胖的患者) 四、胰岛素注射